商品詳情
product details
1990年代 宜興一廠 紅泥掇球壺
容量:120cc 適合2~3人
壺底落款:葛武英
把手落款:葛 蓋內落款:武英
壺蓋高牆,易聚茶香,泡茶時拿起壺蓋茶香噴鼻而來,適合沖泡:清香型烏龍茶、早期安溪鐵觀音(中焙或重焙) 、早期武夷岩茶等。
早期養泥泥料醇正,泡茶有加分效果,可軟化水質,茶湯提香水更甜,無化工土疑慮,早期廠內泥料Q潤,一廠工藝師作工佳,品相美,握感沈穏,拋物線出水順暢,壺型古樸大方。
早期宜興紫砂壺,在現代受到歡迎,有以下幾個原因:
充份養泥:紫砂泥在出土後,需要數星期至數月時間陳放,也就是俗稱的「養泥」。文革造成生產停滯,但也提供長達10年的養泥時間,這些泥放了十年,泥質穩定,做出來的壺平實、古樸。
一廠為官廠,在泥料的製作、使用、選料、窯溫,都有一定的標準流程,每一批壺的變化都不大,因此可以從泥料上來判別。例如一廠段泥壺,老段泥多少都會吐黑。黃龍山朱泥帶釉光等。
章款:底款最標準的是「六字章」,像是「荊溪惠孟臣製」,綠標期底款章,字體不美觀,很多人戲稱「亂六字」。不同時期、購買方,章款都會不同。例如「荊溪惠孟臣製」是1977~1983年港商訂購的。「荊溪南孟臣製」是1980年港商訂。「祥興茶行」,是1981年港商水平壺。「請飲中國烏龍茶」為廈門商1985年訂。
不可回復:宜興紫砂一廠由顧景舟、蔣蓉、朱可心等幾位紫砂宗師成立,已於1997年結束營業。一廠在紫砂歷史中有不可磨滅的地位,所生產的一廠壺真品只會愈來愈少,因此極具收藏價值。